春季是食品安全事件和流行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高校是人口密集流动,容易发生公共食品安全事件的场所。为确保春季高校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盘城街道食安办、综合执法大队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互为联动,把食品安全放在心底,把责任义务扛在肩上,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校师生38000余人,疫情期间该校连续二年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复学综合性大学,做到疫情防控不断档、食品保障我先行。压力传导责任,细节决定成败。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管中队精准施策、高效监管,做到“四个到位”,确保春季高校食品安全。
一是宣传到位,牢记食品安全“严使命”。组织召开高校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四部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南信大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服务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所有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全校食品企业法人及项目经理参会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做到定人定岗定责。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忠平出席会议,强调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从家国情怀、诚信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思维和监管机制方面提出五点工作要求,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盘城街道食安办、综合执法大队组成“校园食品安全暨营养健康”宣讲团,以实际案例,对信大食堂疫情防控、食品进货查验、食品加工操作与控制、设施设备清洗消毒与维护、食品储存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全面宣讲。
二是监管到位,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墙”。综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管中队与南信大饮食中心成立联合检查组,全面排查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原料采购、索证索票、餐厨操作、卫生环境、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等制度落实情况。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留样工作,每份样品200克,留样保存48小时,规范操作,防止污染。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时间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对工作不重视,组织措施不力,问题隐患整改不到位的有关经营主体进行通报。
三是抽检到位,早打食品安全“预防针”。建立食品安全抽检哨点,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安排第三方检测技术人员开展餐前动态检测,对学校的米、面、油、菜、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进行抽样检测,控制风险,做到食品安全防患于未然,确保学校使用合格食品。
四是整治到位,当好食品安全“守门员”。根据国家疫情防控规定,南信大实施严格外卖管控措施,全面禁止外卖进校。综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管中队通过深入调查,掌握一线网络订餐数据,集中整治,果敢“挥剑”网络餐饮违规商户。对校园周边拆迁查无下落户,注册登记地点查无下落户和借用套用共用高校食堂或他人证照的违规外卖经营户,市场监管中队坚持“一刀切”,推送美团、饿了网上送餐平台,责令其立即下线,果敢“挥剑”。
(通讯员:盘城街道食安办王磊)